繼“十一五”“十二五”任務未達標后,煤層氣產業“十三五”規劃目標再度落空。這一被寄予厚望的產業,現實發展卻長期不盡如人意。是什么讓煤層氣表現如此之差?
除了外部客觀因素干擾,產業發展困難更多是自身原因使然。雖然我國煤層氣資源量豐富,但要實現有效開采卻非易事,行業長期面臨資源動用率低、單井產量低、運行效率低等困擾。例如,“十三五”初期,全國煤層氣產量多集中于山西晉城、離柳兩大區域,全國總資源動用率不足0.1%。直至目前,這一情況仍無明顯好轉。
由于地質條件復雜,煤層氣產業目前難以實現對資源目標的精準調查評價,也缺乏與之相匹配的勘探開發技術。除少數區域外,大多數煤層氣井的日產量只有幾百、上千立方米,約為國外單井日均產量的1/3?!懊浩蟠蠖鄬⑵淇醋靼踩a的措施,油氣公司往往也僅將其視作副業。因此,長期以來,煤層氣開發利用從未被真正作為一個產業來鉆研,受重視程度遠遠不夠?!?/span>
因難采資源比重大、技術發展受限,在現行市場條件下,開發企業普遍經營困難。行業現況雖然低迷,但煤層氣的產業前景依然廣闊。據中聯煤層氣公司董事長俞進介紹,從2000米以淺資源來看,其儲量、可采資源量各占我國常規天然氣的1/3和1/5。作為優質的補充資源,開發潛力巨大。
我國煤層氣資源70%以上屬于難采資源,要想做到摸得準、探得明、采得出、用得上,技術仍是最大的攔路虎?!安豢煞裾J,近年來技術進步有目共睹。但同時,即便是開采原理相近,不同地區的地質條件、資源分布、煤層構造等因素各不相同,一項技術在這里可行,到了另一個區塊可能就不再適用,更談不上兼顧成本效率。適用于不同區塊、包打天下的勘探開發技術目前尚未真正形成。煤礦與煤礦之間的開采條件及其技術、成本尚且不同,煤層氣開發怎會一樣呢?建議根據資源狀況,按大盆地、大區域分類進行聯合攻關,因地制宜提升技術的適應性。如不解決技術問題,‘十四五’期間產業仍將難以回暖?!?/span>
來源:中國能源報